自從多年前,我們家用消費卷$3600買了一台可以調溫度的烤箱
就開啟了我烘焙之路。
一開始從餅乾,
現在一路玩到甜/鹹派、擠花餅乾、瑪德蓮、蝴蝶酥、貝果、吐司、麵包...
之前有去上麵包、蛋糕的丙級烘焙課程,
當下身處實際的烘焙廚房,環境與製作過程讓我好久都不敢吃外面賣的蛋糕、麵包。
上完課後的目標是,希望未來家裡吃的麵包、家人的生日蛋糕
,都可以自己包辦。
(但是攪拌機遲遲不敢入手,很怕買下去、自己又會淪陷下去;
加上大家都不愛吃甜,很怕做了沒人吃。總算了解家庭主婦的辛酸了,嗚嗚)
這個食譜也是當年去澳洲前練習的其中之一。
當初是用吐司模成型的鮮奶吐司,
而這次改成小圓麵包的樣子,大家比較好分食,看起來也更可口!(果然外表很重要阿~)
材料:
高筋麵粉 250g過篩
牛奶 120g加熱到溫溫的(不用太熱,會把酵母殺死
)
無鹽奶油 30g室溫
酵母粉 5g
雞蛋 1顆打散後留一點點,入烤箱前要塗在麵包上烤出來比較好看
糖 20g減糖(原本是45g),其實是因為糖不夠,但效果意外的好!
鹽巴 4g
步驟:
1、過篩後的高筋麵粉挖三個洞,分別放入酵母、糖、鹽。用麵粉蓋住。(酵母要離大家遠一點,不然會死掉)
2、溫熱的牛奶從旁邊倒入,攪拌麵粉。再加入雞蛋,繼續攪拌。
3、攪拌至無顆粒後,加入奶油,用手揉捏至光滑。老師說做麵包要三光:面光、手光、盆光。
4、發酵:
發酵是麵包成功的重點,最佳溫度是30~40度,太冷會發不起來、太熱酵母會死掉
。
這一天溫度有點不夠,所以麵團都放在電鍋乾鍋上墊高發酵。
第一次發酵:麵團放入容器中,上面蓋上濕布或保鮮膜(搓洞),經過50分鐘的發酵。
發酵至手指搓麵團中間,麵團不會彈回來。麵團拿起來輕輕按壓排氣。四邊往下折成圓形,收口朝下。
第二次發酵:將第一次發酵完成的麵團擠壓排氣,收口朝下,後蓋上濕布或保鮮膜(搓洞)繼續發酵15分鐘。
第三次發酵:麵團分成8份,四邊往下折成圓形,收口朝下,放進烤盤。進行最後發酵45分鐘。
發的很美麗
5、烤箱預熱180度。麵包上面刷上蛋液(表面有蛋液的麵包烤出來比較好看)。將麵包放進烤箱烤25分鐘。
隨時注意麵包顏色,調整溫度。然後就完成了!
爸爸說他很喜歡這次的麵包,比較像歐式的。(他不喜歡日式太精緻的麵包)
又因為減糖很多,更適合我們家的口味。
重點是做成小圓麵包,超可愛又好吃的啦!
溫熱的天氣可以試試看唷!